(若图片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为一个相声爱好者和一个业余的不能再业余的相声演员,听了最近的相声,看了最近的《祖宗十九代》之后,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
《祖宗十九代》是郭德纲老师自称自编自导的第一部电影,从最后的作品来看,这是一部完成度还算可以,及格的喜剧片,评分应该在6分左右,但这部电影也有他的问题,这些问题恰恰是以德云社为主的商演相声的核心问题,所以我一并拿过来讨论一下。
- 胡说八道。这个问题,在近期的相声中非常突出与明显。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相声中所说的素材与题材,根本就是一通胡说,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会发生。我的父母不喜欢郭德纲的相声,听了五分钟后就说:这都胡说的啥啊?然后就走了。就是说相声说出来的内容,虽然很搞笑,虽然很爆笑,但是脱离实际太远,让人觉得是满嘴跑火车的胡说八道,就好像是《扒马褂》里面的人物一样。我们举个例子,郭德纲在《托妻献子》中说于谦很有钱,从屁股后面拔出一根纯金的钢笔,用完又插回去,你会发现这个梗很搞笑,第一次用出来绝对是爆笑的效果,可你不能细琢磨,因为你一细琢磨,就会发现,生活中根本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他说的事情,脱离实际太远。艺术来源于生活,要高于生活,但是,也不能太高,否则就是过于夸大。回过头来看早期的夸张类作品《夸住宅》,《开粥厂》,虽然你觉得是吹牛,但是脱离实际并不遥远,你可以想象,在某一个地方,一定是有一个相声中夸的住宅那样大气广阔的,不过你没见过而已,它仍然在现实中可以发生。郭老师改编的《你压力大吗》,脱胎于夸住宅,但是就有点不符合逻辑,每面院墙40公里,中间只有一个15平米的房子,这种建筑,世界上是不会存在的。与郭老师的胡说八道类的相声有区别的是《如此照相》、《虎口遐想》这一类的作品,虽然是夸张,但是又感觉挺真实,当然这大部分归功于相声的编剧。《祖宗十九代》也是如此,通篇胡说八道,所以没办法,只能用穿越题材,因为距离现实太遥远了。这一点上来说,开心麻花的作品就靠谱太多了,这得益于编剧的强大。
- 故事性太差。郭老板的相声,故事性是非常差的。听完郭老师几百段相声,你仍然记不住他的任何一段相声,比如说,我问你,郭老师的一段相声,叫做《如此爱情》(这名字是我瞎编的),你还记得这是个什么故事吗?你肯定记不住,你最多只能记住其中的几个段子而已。所以,郭老师的相声,大部分都是东拼西凑的各种段子。如果你说能记住的,恰恰是脱胎于传统相声的作品,比如《托妻献子》、《对春联》、《扒马褂》、《卖布头》等,当然很多名字已经被改了,不过你仔细听,还是能听出骨架。为什么传统相声能让人记住,是因为他有一个脉络和框架,也就是故事性。他从头到位,说的都是一件事儿,是有提纲,有脉络可循的。而郭老师的相声作品,基本上是没有这种结构性的东西的。所以大部分人说,郭老师说过一个段子,这个段子怎样怎样,但是你问他,这个段子是郭老师哪个作品里面的?大部分人回答不出。可是你听马三立和侯宝林老师的段子,基本上都没有这个问题,他们的每一个段子,基本上都是为核心故事服务的,这是很重要的。具体到《祖宗十九代》,也是一样的问题,每个明星出来,给大家演了一个故事,然后就没了,你只知道他是岳云鹏的某一个祖宗,可是他在整个故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说不清楚。相声这么说,还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可是电影这么拍,短板马上就体现出来了,因为电影给人的观感更加直接。
- 相声的铺垫。相声为了抖包袱,可以铺垫很久,最后把包袱抖出来,然后捧哏的再翻。电影中这样去运用,就不行了。比如一个场景,吴秀波和岳云鹏在药房找藿香,中间有将近1分钟的无用镜头,就在表现他们找,而且还用了快进的方式,这一段时间是很长的,最后,两个人离开,发现身后就是一个比人还高的藿香两个字。这一个镜头想说明什么呢?说明俩人眼神不好?好像也不是。最后只能认为,纯粹是为了抖最后这个包袱。这种情况在电影中比比皆是,让人觉得铺垫的太过生硬,为了抖最后的包袱而强行铺垫,不自然了。
郭老板是有能耐的人,若论相声的能耐,当今这世上,可能只有少马爷马志明能盖过他,郭老板注定是要成为大师的相声演员,可是现在说大师还为时尚早,如果作品的问题不能够解决,那么成为大师的路途,将会非常的曲折与遥远。
今天才发现换了域名了,订阅不在了
@xqiushi 订阅我给删了,因为有垃圾信息,那个插件还没有防垃圾机制。
你终于写出了我不喜欢郭德纲相声的原因了啊。心有戚戚焉
@小幻 我一直都知道有这些问题,不过郭德纲的相声和其他的人比,算是好的了。其他的人,连段子的拼凑都算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