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你相信什么,可能有时候并不是真实的,而是别人让你相信什么。
前几天,有同事买了一辆特斯拉,我说:为什么不买比亚迪汉,同等价格配置要好一些。同行的另一位老师说:特斯拉比比亚迪有品位。后来我问跟我关系很好的同事:现在还有多少人,认为国外的汽车品牌,比国产的要有品位?同事说:我也是这样认为的。我接着问他:那么你现在觉得,三星手机会不会比华为更有品位?他似乎没有经过任何思考就说:不会。我说:为什么?他说:因为华为做的比三星好。
实际上,我觉得华为的手机做的也并没有比三星好,无论是屏幕、处理器还是拍照,华为的旗舰手机和三星比,最多只能说在某些方面做了到不分伯仲,可是要说全面领先,我想也并没有。可是为什么很多人就觉得华为比三星、小米之类的要领先呢?恐怕是因为,我们都是通过别人的宣传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
我继续问同事:你觉得华为哪里做的好?同事说:系统啊,系统做的很易用。我说:要论系统,小米的系统比华为的要好一百倍。同事马上说:不,华为的要好用。可是问题是,我这个同事,基本上从来没有用过小米的手机,至少,没有把小米的手机当成主力机用过。他是一个好面子的人,不买三星就买华为,小米从来没有出现在他的备用选项中。
回来以后我就思考一个问题:一个人连手机都没有用过,就可以在心中坚定的相信,它的系统好用还是不好用,这种坚定的想法到底是哪里来的?
再回到买车的问题,我的这个同事,买车买的是两辆福特的汽车,家里用的是翼虎,自己开的是福克斯。我问他,为啥买福克斯,他说,这个车,10万以内,操控无敌。还跟我说,百年福特,毁于长安。我听了,说:十万块钱的车,你跟我扯什么操控,能跑就行了。他表示不同意:诶,那可不是。可是,我明明记得,20万以下的车,操控无敌的是思域啊。当然,这样的评价,来自于全国的思域车主。我还是忍不住要问一句:这些人都没有开过其他车,他们是怎么得出自己的车操控无敌这样的结论?况且,很多车都说自己是无敌,就好像江湖上,很多人都称自己是无敌一样。可是,江湖上的人,无敌不无敌,很容易验证,因为只要有人打败他,那他就不是无敌的。可是车的操控性,太主观,永远无法验证,就好像汽车的悬挂,有人觉得硬了好,有人觉得软的棒。所以,无数个操控无敌的车,就这样一直操控无敌下去了。
当然,本文探讨的并不是谁操控无敌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没有任何讨论的价值。真正值得我去思考的,在于,这些观点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又是如何灌输到别人的脑子里,并深深扎根,根深蒂固,无法动摇的。我在想,谁能做到这样,谁就很容易成功了,因为他控制了别人的思想。
比如买一个手机。我们以iPhone为例子。当你觉得某些方面不够好的时候,总有人跳出来告诉你没事。比如说,iPhone11发布时,没有5G,有人就说:没事,现在5G没用,这样做是为了保证续航,很香。iPhone的电池小,续航短,就有人说:没事,随身带个充电宝,很香。iPhone拍夜景不好,就有人说:这样拍出来的照片才真实,很香。iPhone电话没有录音功能,就有人说:这是为了保护隐私,很香。当有一个人这样说的时候,你可能还觉得没啥,当有成千上万个人这样说的时候,你就会想:是哈,确实5G没用,确实可以带个充电宝,确实拍照比较真实,确实能够保护隐私,确实不带充电头是为了环保,确实……。
当所有的这些信息,通过反复的灌输,深深的烙印在你的脑海中,就变成了你心中认为的既定事实,成了你知识库的一部分。当你买了一个iPhone,别人问你这些问题的时候,你会用这种既定事实来反驳任何不同的声音,从而一次一次强化自己的这种认知。
现在,人工智能算法正在让人变的更加偏执。大家都知道,现在几乎所有的阅读软件,都有个性推荐功能。什么叫个性推荐?其实就是给你看你喜欢的,你想看到的。你越喜欢什么,就越给你推荐什么。那么这种结果会导致什么呢?偏听则信!这种软件,加速了每个人偏执想法形成的进程。你想要认可的事实,注意,是想要认可,并不一定是真正的事实,将会用这种方式快速迭代,在你的头脑中快速形成,你再也听不得反对的或者不同的意见,因为当你听到不同的声音,甚至要把发出这个声音的人给拉黑、取消关注、屏蔽。所以,每个人都将生活在自己的固有意识里,永远也走不出来,除非有重大的事情发生,例如,三星手机的爆炸门,某些汽车的断轴、自燃等。再往下发展,就像黑客帝国,每个人的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就被别人操控了,你还不知道,就好像在睡梦中,就好像是你自己形成的这种意识,你自己还觉得挺美的。
我也有自己的固有意识,但我的思路是,应该尽可能的去打破它,提出怀疑,而不是被它束缚。
大多数时候,你只能相信别人想让你相信的,或者,为了麻痹自己,你只选择那些自己想要去相信的。
人是有限理性的,归属感是天生底层心理机制,因为来源于原始社会生存压力。<span>归属感总是倾向把向某个社会符号或标签拉近(比如:开特斯拉的,用华为的人)丛而让人产生“幸存者偏误”。要改变人性的这个弱点根本不可能。</span>
@xqiushi 不求改变,只求认识到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