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卫视的春晚是今年我看过的最好的春晚。
因为电视直播,春节联欢晚会早就已经失去了其本质的含义。百度百科对联欢晚会的解释为:联欢晚会是一种以情感交流为手段组织起来的较为轻松的集会。根据这个定义,联欢晚会的主体一定是参与联欢晚会的人,每个人都是联欢晚会的参与者,也是其组织者,完成者。
我很怀念很早之前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所有的演员都坐在下面,既是表演者,又是观众。而联欢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这一拨人互相热闹一下,增进情感交流,仅此而已。可是随着电视直播的推广,联欢晚会已经变了味道,因为晚会不但要为大厅中的人服务,还要照顾到全国的所有观众,慢慢的,演员和观众已经变出现了隔阂,分成了两个完全不同的群体,已经实实在在的变成了一个演出,而不是联欢晚会。
今年北京春晚,又让我看到了这样的场景,让我想起了从前的美好的春晚,给我异常亲切的感觉。杨洪基等三个老师,唱着《冷酷到底》去和羽泉握手,唱着《雨一直下》去送了把伞给萧敬腾,让我觉得这就是联欢会的精髓,这就是春晚的灵魂。
如果按照我的想法,连观众都不要了,因为你有电视,所以你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传播给亿万的人看,根本不多大厅里面这几个观众,所以要不要无所谓,然后,让所有的演员,都在下面当观众,唱歌的跳舞的,说相声的演小品的,后台只用来化妆。有人唱歌的时候,可以走进观众席,席中有一个舞蹈演员,好像没有任何准备一样,站起来即兴为歌手伴舞。说相声的演小品的真正的拉一个熟悉的演员来跟自己搭戏,就算演的不好大家也不会埋怨,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找几个一看就知道是托儿的人在挑战全国人民的智商。
春晚之所以不好看,就是因为假,不真实,不亲切。以前上学的时候,每年元旦班级都要组织元旦晚会,表演的都是自己班的学生,节目质量好不到哪里去,可是大家看的那个高兴啊,那个嗨啊。我记得我在高中元旦晚会演小品的时候,四周都是人,围了个水泄不通,我前面是本来的观众,我身后是晚会的组织者、策划者、主持人、演员,大家拢在一起,来完成一个共同的联欢,虽然节目不一定好看,但是大家都真实,都用心,都互相支持。
可是现在呢?背着千篇一律的开场白,念着千篇一律的台词,节目越来越精彩,但是距离观众越来越远。“下面我给大家做一副对联”——得了吧,那对联是你做的吗?“下面我找一个现场的观众”——得了吧,那是观众吗?“下面我们有情全国劳模跟我们说几句”——得了吧,那台词都背的滚瓜烂熟了还装什么装啊。节目虽然越来越精彩,可是距离观众越来越远,之所以越来越远,是因为晚会找错了取悦的对象,联欢晚会真正要服务的,是晚会的参与者、组织者、策划者、甚至包括导演、化妆师、舞台、灯光、音响,他们都觉得这台晚会好了,你直播给观众,大家也都觉得好。
今年北京的春晚做的已经很不错,演员都坐在观众席,有很亲切很温馨的互动。小沈阳的那个下品《真的想回家》我觉得演出了这晚会的精华:大家没法回家,就在一起过年,每个人出一个节目,大家既是观众,又是演员,还可以是群众演员,大家组合起来就是一个晚会,大家组合起来,就是联欢。其他的节目,例如相声《满腹经纶》,歌曲《不想长大》,还有很多很多,都表现的可圈可点,虽有尿点,但是亮点更多。
春晚从来不缺优秀的节目,关键是节目的传递方式和用心要表达的思想。
如果春晚变成你说的那样,还是会有人骂的。举龙门镖局的例子吧,演的人,拍的人都很乐在其中,但是你看了,会觉得真那么欢乐么?
@小幻 电视剧和联欢会本来就是不同的表现形式,不能一概而论吧。
另外,任何电视剧电影拍的时候大家都是乐在其中,你看看成龙电影的花絮就知道了,这和最后的结果本无太大的关系。
那我马上去看看